时寒冰老师的2025年新书:时寒冰说: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
即将发布
2025年,著名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推出新作《时寒冰说:全球视野下的资机会》,以跨学科视角和独创的“利益分析法”为投资者绘制穿越经济迷雾的路线图。本书聚焦货币超发、产业链重构与投资策略三大核心,为个人与企业提供危机时代的生存法则。
一、货币超发时代的稀缺资产配置
全球央行持续放水导致货币信用稀释。中国M2总量从1990年的1.53万亿飙升至2025年的320万亿,美国亦通过“直升机撒钱”推高流动性。时寒冰指出,短期产能过剩虽压制通胀,但长期可能重演日本式的“通胀延迟爆发”。应对之策在于锁定两类稀缺资产:
• 贵金属:黄金被全球央行连续13年净买入,2023年增持量达1136吨,当前价格仍处周期底部,未来或突破3000美元/盎司;白银因光伏、新能源汽车需求激增(年增15%),潜力更大。
• 战略资源:钛合金因军工(如F-35战机用量27%)和新能源产业需求,十年内价格或涨300%。美元价值则与地缘资产深度绑定,例如美国争夺格陵兰岛实为控制北极航线——西北航道开通后欧亚航程缩短40%,此举将巩固美元霸权。
二、产业链变局中的战略机遇
能源革命重塑资源格局:传统资源城市(如包头)需借“双碳目标”推动制造业智能化与新能源产业链协同,避免被淘汰。页岩油、稀土等战略资源的控制权成为大国博弈焦点。
技术颠覆引发产业迁移: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已至,东南亚、非洲成为新兴制造中心。时寒冰警示,AI对传统行业的重塑风险需警惕,而中国“内循环+高科技突围”战略与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复苏路径高度暗合,本土企业可借鉴此逻辑布局技术升级。
三、普通投资者的防御性策略
时寒冰提出“财富防御三原则”:
-
严守认知边界:避免涉足比特币等理解不足的领域;
-
保留30%现金:捕捉危机中的“黄金坑”(如2020年美股熔断);
-
硬资产优先:核心城市房产、稀缺资源股抗通胀属性最强。
他特别强调财商教育的重要性,建议家长通过“三存钱罐法则”(必须花/可花可不花/绝对不花)培养儿童财务规划能力,此举在货币信用重构时代至关重要。
四、新书的突破性价值
相比前作《未来二十年,经济大趋势》,本书更注重微观投资场景的落地:
• 全球与本土结合:从格陵兰稀土争夺到中国青年失业率超20%的消费困境,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;
• 数据与人性并重:分析钛金属需求曲线的同时,提出“慈悲是最好的风水”,以胖东来等企业案例印证“良心是终极竞争力”;
• 历史周期律应用:借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“贵出如粪土,贱取如珠玉”的智慧,解读资产泡沫与出清周期。
结语:在不确定性中锚定未来
本书不仅是投资指南,更是危机生存手册。时寒冰通过贯通经济、地缘、能源与历史四维视角,揭示“稀缺性”对抗货币滥发的终极逻辑,并为个体与机构勾勒出三重防线:硬资产护城河、技术趋势洞察、全球博弈参与。在2025年全球经济裂变前夜,这本书将重塑人们对财富本质的认知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ifenglu.com/post-188.html
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