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宫的灯火彻夜未熄。李斯在书案前伏案疾书,手中的笔锋犹如他的野心,锐利而不容停歇。
“丞相大人。”章邯快步走入,低声道,“关于中央集权的改革方案,蒙恬将军已有所不满。他担心削藩后,边疆的战力将受损。”
李斯停下笔,冷冷一笑,“削藩是必然之举。蒙恬不过是手握边疆兵权的武夫,焉能窥探我李斯大秦的未来大计?边疆战力之事,自有调配之法。章邯,你莫非也存了疑心?”
章邯眉头微皱,却低头恭顺道:“臣不敢,只是将军们议论纷纷,担心局势动荡。”
李斯冷哼一声,目光深邃,“无妨,若动荡真至,大秦之利剑足以平息一切。你且看着便是。”
场景二:长城边陲,蒙恬的焦虑
长城外,北风呼啸。蒙恬站在烽火台上,凝望茫茫雪原。他的副将低声禀报:“将军,朝廷近日旨意频传,欲将诸边兵权尽归中央,这意味着……将军您的权力也会被削弱。”
蒙恬捏紧长剑,沉声道:“李斯真是胆大包天。他可知边疆一旦松懈,北地匈奴便会乘虚而入?”
副将欲言又止,“但……皇帝似乎已被李斯所控。陛下亲自下旨,恐怕难以抗命。”
蒙恬目光冷然,“大秦的基业岂能被一介文人玩弄于股掌之间?传令全军,枕戈待旦,若局势不可收拾,我蒙恬宁为大秦守疆,绝不为一己私利折腰!”
而更深层的权谋,在更远处悄然展开。一个名为“唐朝永王”的神秘人物,正在幕后操纵一切。他自称是唐朝王族遗裔,利用玄术和符文操控大局,意图颠覆秦朝的政权。
在一个隐秘的地下宫殿中,永王站在祭坛前,冷冷注视着刻满符文的黑石板。一个蒙面的刺客跪在他的面前。
“如何了?”永王问。
刺客恭敬地回答:“阳公主的墓已被发现,程宗扬等人正在调查。但臣已派人尾随,确保他们无法窥探太深。”
永王抬起头,眸中透出寒光,“这些人不过是棋子,真正的对手,是李斯与蒙恬。我需要他们内讧。将那块黑石板的秘密泄露给蒙恬,让他以为这是李斯的阴谋。再暗中挑拨,让章邯对李斯失去信任。”
刺客点头,“臣明白,李斯与蒙恬若自相残杀,中央集权之计便会中途崩塌。”
永王笑了,笑得冷酷而诡谲,“改革越激进,反抗越猛烈。大秦的基础,已经摇摇欲坠。”
咸阳宫内,李斯与蒙恬终于迎来了正面冲突。
蒙恬拱手上前,沉声道:“丞相,此次削藩之策是否过于激进?边疆兵力一旦削减,匈奴必定趁虚而入!”
李斯冷冷道:“蒙将军何时也学会了小家子气?大秦的未来在于集权,若分裂藩镇,必为祸患之源。匈奴之事,不必将军操心。”
“李斯!”蒙恬勃然大怒,“若无我等守护疆土,大秦的未来何以存续?你这是在自毁长城!”
就在此时,章邯忽然插话,语气阴沉:“两位皆为大秦重臣,何必如此针锋相对?此事若激化,岂非让陛下难堪?”
李斯目光如刀,盯住章邯,“章将军,你此话何意?莫非你也站在蒙将军一边?”
章邯拱手,目光微冷,“臣只为大秦考虑,绝无偏袒之意。”
朝堂气氛剑拔弩张,而在宫殿之外,唐朝永王的密探已悄然布下杀局。随着一声刺耳的钟声,数十名刺客涌入,刀剑的寒光在朝堂内外肆意挥舞。
混乱之中,杨玉环与程宗扬闯入,将永王的阴谋抖落于众人面前。
“李斯!蒙恬!你们争什么?”杨玉环的声音如洪钟,“有人正在利用你们的内斗,妄图颠覆整个大秦!”
程宗扬将黑石板丢在地上,冷声道:“这上面的符文是封印术,是永王用来掩盖他颠覆大秦计划的道具!而你们,却成了他的棋子!”
李斯与蒙恬同时一惊,不禁对视一眼。多年的矛盾,此刻终于稍稍缓解。
然而,永王却从阴影中走出,笑得诡异,“哈哈哈哈!既然你们都知道了,那便一起死吧!今日大秦既已腐朽,就该由我,永王,来重塑天下!”
大殿内,寒光乍现,血雨挥洒。一场关于改革、权谋、信任与背叛的终极对决,终于拉开帷幕...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ifenglu.com/post-91.html
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:
发表评论